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关税冲击下自行车行业被迫调整:多个头部品牌涨价
在刚结束不久的北美洲最大自行车展会"海獭展"上,所有品牌代表提及的高频词都是"关税"。根据特朗普政府颁布的"解放日"关税政策,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将面临10%基准关税,但占全球自行车制造总量绝大部分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遭受冲击最为严重——中国大陆产品总关税最高达54%,台湾地区进口商品综合税率也达到52%。
这些关税影响已开始波及自行车行业,部分头部品牌率先作出涨价反应。对消费者而言,这预示着未来趋势:更昂贵的自行车、更少的选择空间,以及零售商与骑行者都将承受利润挤压。
上周,部分行业巨头相继向经销商通报价格调整计划,以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汹涌浪潮。上调"大部分"产品线价格,包括已预订未交付车辆。这意味着连已下单未发货的车型也将适用新价格。
据外媒获得的邮件显示,一些头部品牌表示成本压力已达"必须处理"的程度,将预订订单纳入涨价范围是为避免经销商争抢关税前库存引发的"挤兑效应",目前正竭力控制入门车型涨幅以维持骑行普及度。
其他品牌则采取更透明的一刀切方案。自5月1日起,某些品牌选择将在B2B发票中单独列出10%"关税附加费",而非暗中将成本转嫁零售价。线上消费者结账时也将看到该项明细。公司表示这种形式既能保持定价灵活性,又能让消费者清楚资金流向。
【涨价潮中的先行者】
这并非首个涨价品牌。早在三月,State Bicycle Co.就迅速响应关税政策变化。这个以高性价比闻名的亚利桑那州品牌,因全部产品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生产而完全暴露在关税火力之下。
"我们一直在承担和消化成本,"该公司声明写道,"考虑约5%的涨幅——因为我们不像某些企业,涨价时真的会感到愧疚。无关政治,只是陈述事实。要怪就怪贸易战和关税吧。"
高端童车制造商Early Rider同样在三月提价,归因于关税与物流成本飙升。"我们已竭尽所能拖延,但不断上涨的关税和物流成本让我们不堪重负。必须调整价格才能继续打造零妥协的自行车并提供顶级服务。"
【缩减在美发售规模】
当行业巨头尚能凭借10%涨幅抵御风暴时,小型企业可能难以为继。《Cycling Weekly》了解到,部分品牌正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削减在美分销规模,甚至彻底退出某些产品或价格区间的市场竞争。对新关税下的成本公式而言,这些品牌的商业模式已无利可图。
多位行业代表透露,他们选择限量发售或彻底放弃某些车型——因为增加的成本将使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失去竞争力。当美国企业从海外进口自行车或零部件时,必须在商品入境时预缴关税。这笔成本将通过供应链逐级传导,最终往往由消费者买单。
"多数人把关税当作'运费'——其实完全不是,"某品牌代表无奈表示。
截至2025年4月,美国根据"解放日"政策恢复并扩大了对众多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产自行车及零部件原本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就面临25%的301条款关税,新政策再加征10%全面关税,使多数中国自行车进口总税率升至35%。
此外,自行车及车架还需缴纳11%-14%的标准进口税(具体取决于产品类型)。叠加35%关税后,中国制造自行车的综合税率可能高达49%以上。举例来说,一辆进口成本500美元的自行车,仅关税和进口税就增加245美元,尚未计入运输、仓储、人力及营销成本。这使得低价产品或小众品牌进口变得难以维系。
"主要依赖海外生产的企业若不转型,很快将被迫停业,"某品牌代表预警道。
在政治动荡与贸易政策多变的背景下,行业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自行车行业的这些初期反应表明,无论是通过涨价、限量发售还是彻底重构供应链,整个产业已被迫进入调整阶段。这轮关税浪潮会促成制造业回流、持续通胀还是市场品牌洗牌?答案尚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变革已然开始。
责任编辑: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