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学术派丨9种骑行姿势哪家强?让数据来告诉你
近年来,气动车的概念大热,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主打空气动力性能的车型,让人挑花了眼。
众所周知,在骑行过程中,空气阻力占到了全部阻力的80%以上,而这其中,车手身体产生的风阻又占到了大头,因此在提升自行车硬件气动性能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优化骑行姿势来减少空气阻力,成了颇受关注的课题,也难怪大牌车手都要进风洞吹一吹,毕竟减少风阻换来的速度提升是最直截了当的。
对于业余自行车和铁三爱好者无福享受进风洞的待遇,小编给大家找了这么一篇研究文献,可以对大家优化自己的骑行风阻起一些参考作用。本期学术派为大家介绍的便是这篇发表于2015年《体育工程和科技》(Journal of Sport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期刊的文章《空气动力性能与公路及铁三骑行姿势》(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iding Posture in Road Cycling andTriathlon)。
小编注:本文烧脑,结论惊人!
骑行姿势与实验目的
车手的骑行姿势对于其产生的风阻大小有直接的影响。通常研究文献中关注较多的骑行姿势有4种:
1.上把位,即双手握在车把把横处;
2.手变位,此乃最常见的公路骑姿,双手抓在手变头处;
3.下把位,即抓握车把的下弯处;
4.TT姿势,即屈肘前臂靠拢,置于车把把横上。
一般认为,以上4种骑姿的风阻从低到高依次为4 < 3 < 2 < 1,而有研究显示,TT姿势对比下把位,减少的风阻可以多达5-30%。
就TT姿势本身而言,细节上的差异所导致的风阻的大小差别也可达10%,因此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对于公路大组赛,虽然大部分时间车手都在集团中骑行,但也有一些特定场合下,空气动力学性能显得非常关键,如冲刺,突围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ITU铁三精英组别就开始允许跟车,而规则允许使用的休息把在长度上不能超过手变头,这种在公路车上的TT骑姿,不仅在ITU精英组的铁三赛中出现,我们也会在公路大组赛中见到,尤其是在领骑或是突围时。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风洞测试来探究上述这些常见的公路及铁三骑行姿势之间的区别,帮助运动员和教练更好地利用骑姿的优化,提高运动表现。
实验方式及实验对象
实验在莫纳什大学风洞内进行,风速恒定为45km/h。实验结果取同一骑行姿势下两轮30秒测试的均值。实验选取的偏航角(Yaw angle)为0度,即风从车手的正前方吹来。
作者坦言在现实环境中,带有一定偏航角的侧风更为多见,但是在侧风环境中,对车手及自行车产生阻力的因素不止侧向的气流,还有侧向力、滚动力矩和偏航力矩等均作用在人和车这个系统上,由于该实验所用风洞本身的测量局限性,为保证结果客观可信,故选取0度偏航角。
受试者为国家级精英选手,所使用的公路自行车装备有符合ITU规则的短休息把,所用轮组为30mm低框轮,自行车后轮固定,前轮在骑行时可以有自由的侧向转动,风洞实验中,受试者保持如户外骑行时一致的踩踏。
实验相关参数,从上到下依次为:车手体重,车重,滚阻系数,车轮滚动产生的风阻,传动效率系数,空气密度,车速
下一篇:返回列表
剃毛更大的意义是创伤后恢复快,不容易感染,大集团摔车太常见了。至于那节省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功率还是零点零几的功率,还不如一场比赛中多蹭到队友两秒风来得实际
闪电的风洞测试,挂腿毛40公里节省70多秒,对于大环赛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时间差了,不知道相差一代的新旧破风架能不能也节省那么多时间
没TT把的,表示姿势5确实风阻最小,就是对于手臂和三角肌要求很高,相对而言下把位紧凑姿势可以坚持更久
手变5姿势,貌似对腰也要很强要求呢。
+1
12紧凑下把位和手变5个人感觉核心肌肉要求都差不多,因为本人核心肌肉优于手臂以及三角肌,所以第一个撑不住的基本不是腰
弯把锯了,还能减重。话说最后一页,测试人员还带着眼镜,是为了破风么?
+1
12原来测试台前面还有风机,长知识了。
+1
12真复杂!要是制作一个视频,让我们这些菜鸟一看就懂,不胜感激!
+1
12我一直都用姿势5~~
+1
12封面图帅炸
+1
12姿势4我比较喜欢
+1
1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