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山地车骑行的你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挑战?山马、XC轻越野之后的进阶就是全避震的车型。常规的XC车型大概只有100mm的避震行程,主攻爬坡的它少了一些舒适性和山地挑战性,拥有拥有更大避震行程和后避震系统的车子更能体验山地骑行的乐趣。能爬山涉水、适应长途越野并无所畏惧,始终能骑在车上从容面对所有路况,全地形AM(All Mountain)就此诞生!
NORCO(诺客)是枫叶之国加拿大的一个著名自行车品牌,在欧美等大神级自行车国度里有很不错的地位和声誉,并号称是北美最棒的自行车!然而这个北美高端品牌最近在国内才开始为大家所认识。NORCO Sight A7.1全地形山地车在BIKETO评测室小编脚下进行数月的长期测试,它在林道中有怎样的表现,BIKETO将在文中逐一剖析。
本次来到BIKETO评测室的是这款NORCO Sight A7.1全地形山地车
NORCO Sight A7.1全地形山地车在Sight系列山地车中属于入门款,顶级款的Sight C7.1车型是全碳纤维打造。而Sight A7.1山地车是全铝合金打造,BIKETO的实测重量是14.2Kg(M码不含脚踏),在同一设计构造的条件下,Sight A7.1也是相对比较廉价。NORCO Sight A7.1全地形山地车零售价为19900元,作为欧美大品牌来说,这个价位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整车搭配SHIMANO SLX混搭的20速变速套件,SHIMANO M506油压碟刹,ROCKSHOX Revelation RL避震前叉(140mm避震行程)。就整车配置来说,这是中端等级的配备,选用的都是一些皮实耐用的部件,很实在但并没有高级部件来提高逼格,NORCO Sight A7.1的核心亮点就是车架结构了。
入门款的Sight A7.1也是现款流行使用的锥形头管,而走线方面并没有使用国内最流行的内走线系统,就在这方面在同比许多车型来说逼格并不够高。当然外走线的设置对维护维修方面有一个正面的帮助,也让维护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而另一方面变速线管已经使用全线包裹,中间并无分段,内芯线仅在变速拨链器位置外露一点点,这样的走线方式并没有受到山地越野骑行时泥沙污染线管导致变速性能下降的问题影响。走线的设定位置让线管走得比较顺畅和比较好看,但就车架下管接入的位置就遮挡了“NORCO”的一部分标志,虽没有在性能上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但对于需要逼格的国内车迷来说,颜值不高就是一个重大“失误”。
Sight A7.1铝合金车架的避震结构提供了140mm的避震行程,后避震系使用的是200×57mm的尺寸,杠杆比并不算太激进的类型。Sight A7.1的避震结构被NORCO命名为“ART”,它实际上是一个经过优化设计的虚拟转点四连杆结构,拥有踩踏效率高、踩踏回击少和刹车干扰少等的优点,目前很多大厂品牌都在使用这类型结构的避震系统。但转点设定位置的不同,避震效果也不尽相同,既不是研发工程师的我们只能上车测试其性能好坏。
这种避震结构必定会有一个主要转点设置在车架立管的下端位置,而Sight车架设定的转点连接处显得非常强壮,转点的尺寸也很大。在非对称的后下叉相互之间的连接补强也做得相当粗壮,这对于开放式后三角结构来说,有助于车架运作时的稳定性。而实际上,下叉转点的连接基座是与五通一体成型的,最后再与车架立管焊接在一起,整体强度有一定的保障。在同类型的结构中,这种连接方式实属佼佼者。
车架五通方面有别于顶级碳纤维款的规格,铝合金版本的Sight A7.1采用传统的BSA规格(螺纹式)。BSA相比一般的压入式规格安装要麻烦一些,轴心尺寸只有24mm,但对于绝大部分的车友来说已经足够使用。而BSA制式的五通中轴保养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皮实耐用的类型,出现异响的概率也会少很多。
车架后三角连接部分的碟刹安装座比一般车架要稳固,原因是碟刹安装座是整块一体成型的,刹车手感要比同类型的车架要好,反馈也更直接。而Sight A7.1整车原厂后碟刹便采用了180mm的尺寸,小编认为对于这款车的定位来说,尺寸有点夸张,后轮160mm足矣。
后避震器采用Rockshox Monarch RL,规格是200×57mm的尺寸,是大容量气室的版本,后避震有常规的两段踩踏平台调节和11段回弹阻尼调节功能,基本功能齐全,基本满足日常越野的需求。车架发现的内走线设计的位于立管的下端位置,这个实为内走线升降座管使用,但车子并没有搭配内走线的升降座管,所以这个预留孔成为摆设。
车架第二段内走线位于车架右侧的下叉里,后变速线管由五通位置接入后三角下叉里,在末端伸出接入后拨链器上。整车全段线管为全线,中间并无分段,没有任何让泥沙污染线管的疑虑。
变速系统采用SHIMANO SLX混搭的20速变速套件,一个比较中庸皮实耐用的配置,虽算不上是高性能,对于休闲类型的全地形山地车够用了。现时全地形山地车都非常流行单盘系统,双盘系统的适用范围理论上会更广一些,但单盘系统的使用范围已经能满足全地形车种的使用。如果整车搭配SHIMANO M8000单盘系统或者使用SRAM GX套件都会是不错的选择,好用且能减轻更多的重量。
Sight A7.1前避震选用的是Rockshox Revelation RL前叉,拥有140mm的避震行程,跟车架同样也是140mm避震行程,理论上是相呼应的。但实际上这款前叉的搭配不会让全地形山地车玩家所满足,铝合金款Sight A7.1的整车搭配140mm行程的前叉与顶级款Sight C7.1搭配的150mm避震前叉并不一样,官方公布Sight系列的几何设计数据是基于150mm前叉而定义的,如果使用了140mm避震行程车架的角度理论上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整体感觉让小编觉得车型比较偏向于Trail而非AM,在山地下坡骑行的时候感觉头管角度稍大。
整车配备KS E-Ten升降座管一根,外走线拉索控制,无级调节,有一定的释放阻尼,并不会“打蛋”
SHIMANO的刹车和指拨已经使用了一体式整合系统,看起来简洁很多。而左手的升降座管控制器就显得比较不协调,控制器的厚度控制得不错,就算夹在把套和刹车之间也不会太占用安装空间,仍然可以得到想要的安装位置并不会影响刹车和变速指拨的手感。但控制器的塑料强度较低,塑料打造的加紧锁环稍微用力就能拉爆,如果锁环能换成金属的会耐用很多。
WTB Volt Sport 坐垫有不错的缓冲功能,骑乘时的感觉非常舒适,山地车玩家都喜欢这款坐垫。虽然是比较重,但可以换来骑乘舒适感。
BIKETO骑行实测
有175身高亚洲人体型的小编选用M码车架是一个适中的选择,当然官方提供的几何数据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Sight A7.1山地车在小编的摸索下感觉它在弯道操控非常灵巧,感觉是没有转不过去的弯,而官方公布M码车架的轴距为1136mm,而后轴距的长度为427mm。相对27.5轮径同类型的全地形山地车来说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轴距不长就意味着弯道灵活,易于上手容易操控。
虽然Sight A7.1车型定位是全地形山地车,但铝合金款车型搭配的部件让小编认为偏向骑行口味更清新的Trail玩法。前叉140mm确实不够用,而且下坡的操控角度有点激进,压尾的动作要做得比较大才会获得安全感,小编认为要使用150mm或160mm的避震前叉会更为合适一些。
而Sight A7.1的爬坡能力却非常惊人!也许是ART设计的虚拟转点结构设置比较合理,在后避震全开并没有锁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供较高的踩踏效率。虽然车子并不算太轻,但爬坡的骑乘感确十分轻快对于一些小震动仍能提供一些吸震效果。
在实际山路骑行时,按照小编平时玩耍的AM路线来说,这辆车搭配的Maxxis Ardent 650Bx2.25外胎就显得抓地力不足。刹车减速时后轮大角度的甩尾和前轮转向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小编认为这款轮胎并不适合相对激进的AM玩法,如果选用Maxxis系列的大齿胎会更合适一些。
Sight A7.1车型上的ART避震结构非常有利于踩踏,对于初期的小震动吸收并不算十分灵敏,只要阻尼调整适当,还是有不错的贴地效果。最令小编意想不到的是,Sight A7.1只是拥有140mm的避震行程,在一些大落差的吸震方面有非常好的稳定效果,落地的瞬间完全没有感受到它是一款只有140mm后避震行程的车架,感觉会是更大行程。车体落地的时候可以非常稳健地吸收冲击,感觉就像踩在海面上一样,车架给小编反馈的感觉是100%全全地形山地车。
NORCO Sight A7.1车架的性能让小编感到满意,对于AM级别的玩法它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仍希望整车能搭配150mm或160mm避震行程的前叉,这样搭配的话车子的可玩性会更高。整车的配置比较适合一般入门车手,除了车架以外的其他配置合成的整车,将车子的使用定位下降了一点,介乎于AM与Trail之间。如果有单个车架出售,可以进行DIY配置安装升级,就像是顶级款Sight C7.1配置差不多,这将会是一辆很不错的AM山地车。
责任编辑:D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