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久违的平路大杀器 Van Rysel RCR-F PRO气动公路车评测
车辆配置方面,套件为全套Shimano Ultegra R8170套件,传动系统的齿数搭配为52/36T盘片搭配11-34T飞轮,S码的曲柄长度为170mm。作为一款偏向平路骑行的车,34T飞轮似乎有些太大了。不过也许是VAN RYSEL考虑到用户会在后续升级更大的盘片?
由于VAN RYSEL要求PRO级别车型必须标配功率计,但又需要权衡成本。所以选择了中国供应商XCADEY的贴片双标功率计。
轮组则是来自合作伙伴SWISS SIDE的HADRON² Classic 625轮组,而SWISS SIDE又同时是DT SWISS的合作伙伴,所以使用了ARC 62轮组同款的20mm内宽气动轮圈。
这“D里D气”的胎压标注方式,和气动优化的真空气嘴,就出卖了它的真实身份。
由于不是顶级规格,所以采用的是18T行星棘轮的DT 370弯头花鼓,搭配DT aero comp弯头辐条。轮组的重量嘛,自然也是不轻,官方重量来到了1844克。
虽然轮组规格不高,但搭配的轮胎却是非常吓人。为了增加RCR-F的气动优势,即使不是顶配车,也配备了马牌和SWISS SIDE以及DT SWISS合作研发的AERO 111 26c气动前胎,价格高达120欧元一条。
AERO 111特殊的气动胎纹优化了高偏航角下的气动效果,号称比GP5000可以最多节省18w功率。
由于AERO 111只有作为前胎使用有气动效果,所以后胎配备了AERO 111的兄弟:GP 5000 S TR,并且为了优化舒适性,使用的是28c规格。这轮胎搭配,算是小编见过的量产整车里,最高级的之一了。
操控组件方面,VR x DEDA Combo一体把是RCR-F最大的亮点。这款车把依然是VAN RYSEL与DEDA合作开发的,较RCR车把节省2.7瓦(风洞45 km/h条件下)。大饭桌一样的把横区域主要针对气动姿势进行优化,对前臂有更好的承托效果。
对于我们骑不快的车友来说,这款一体把的整流罩设计就是最大优点,有“自欺欺人尺”的神奇功效。明明是90mm长的把立,视觉效果确是像110-120mm一样。
下把也使用时下流行的大外撇造型,42mm规格的上把宽仅38mm。同期兼顾了上把位的气动姿势时的优势,又兼顾了抓下把下坡或冲刺时的操控性。
车把几何藏在了把横下方,75mm前伸量和120mm下沉量,几何非常友好。
把带下面还藏着一些有意思的设计,例如上把折弯处有个缺角。
小编试骑的试装车暂时没有配备这些3D打印衬垫,但正式出货版本会配上。上把的衬垫可以降低摔车时上把撞坏车架上管的机率,而下把的衬垫则可以提高握持舒适度。
搭配的把带依然是FIZIKVENTO MICROTEX 2MM TACKY,主打防滑性能。
新的气动座管使用了更气动的截面,比RCR的座管更宽大。不过标配的似乎是20mm后飘规格,加上座管夹头的调节范围也不大,并不太适合施展气动骑行姿势,希望后续可以推出0mm直头规格(其实已经有现成的了,小编在发布会上看到了)。
坐垫则是FIZIK的新款VENTO ANTARES R3,是一款偏传统造型的细长鼻头坐垫。作为一款主打气动性能的车款,也许搭配ARGO短鼻坐垫会更加合适。顶配车型就是搭配Vento Argo 00超轻坐垫。
看起来就很快的一台车~
+1
0这车不适合在重庆骑
+1
0就冲牙盘没挡住字母这一点,我就给个赞
+1
0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