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高分评价!外媒评测2025款ADDICT RC PRO
组件
整车除轮胎外,几乎所有组件都是采用了来自SCOTT自有零部件品牌SYNCROS的产品。碳纤维一体把组IC-R100-SL采用全内走线设计,呈现极致简洁的外观。宽而平直的上把位为手掌提供舒适支撑,握持手变头时也能获得充分支撑。
下把位的下沉深度较浅,使我在使用下把位时既能保持空气动力学姿势又不至于过度激进。把横略带外撇设计,高速过弯时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把横预留了码表安装孔位,测试车配备的3D打印铝合金码表支架仅重12克—需要付出99.99英镑的售价。
SYNCROS提供从70mm到140mm八种把立高度,以及360mm至420mm五种把横宽度选择。不过与其他品牌相同,量产整车会根据车架尺寸预装固定组合。这辆M码车型一体把把立高度为110mm,把横为40cm宽,非常适合我。
如今把横宽度普遍比以往更窄,这种设计虽然有利于空气动力学表现和集团冲刺/绕圈赛的狭窄空间,但在实际道路骑行中会导致操控过于灵敏—尤其在与机动车混行或遭遇侧风时。40cm的宽度对我来说相对平衡。车把内置T25规格梅花螺丝刀。SCOTT为ADDICT RC全车组件和水壶架螺丝统一采用T25规格,确保随时可进行微调。
SYNCROS碳纤维座管SP-R100-SL上安装了BELCARRA REGULAR 1.0坐垫。
这可能是整车唯一让我不太适应的地方—虽然喜欢其造型,但相对较硬的中底在连续骑行四五天后,我的坐骨区域会产生一些不适,最终我还是换成了个人惯用坐垫。
轮组&轮胎
SYNCROS CAPITAL 1.0S轮组采用40mm框高的碳纤维轮圈,内宽达到25mm,完美适配ADDICT RC可兼容的宽胎。这款无钩轮圈设计仅支持真空胎,无法使用传统开口胎。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这倒也无伤大雅。
轮组使用久经考验的DT Swiss 240花鼓,整体做工精良,在空气动力学与全能性之间取得平衡。横向刚性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SCOTT宣称这对轮组的重量仅为1,335克(前轮620克,后轮715克),如果单独购买,零售价为2,019.98英镑。轮组上安装的是SCHWALBE PRO ONE MICROSKIN 30mm外胎,搭配SCHWALBE AEROTHAN内胎。由于是展示用车,我们这辆实际安装的是稍宽的32mm轮胎,而轮圈宽度实际上将轮胎撑开到了33.1mm。
PRO ONE外胎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其橡胶配方提供了极强的抓地力,加上柔软的胎体结构,带来了出色的路感反馈。作为一款高端竞赛轮胎,它的耐用性也相当不错。
实战体验
惊艳!这款车的骑行体验只需一个词就能概括!这一级别的自行车专为承受职业车手的功率输出而设计,刚性表现是首要关注点,重量和舒适性也会纳入考量。诚然,来到这个价位很少能找到表现不佳的产品。但在这个追求"边际增益"的市场中,真正决胜的恰恰是那些微小的细节。
而ADDICT RC的刚性表现对我这样的业余骑手来说完全不在话下—五通刚性极佳,深厚的后下叉在你全力踩踏时牢牢锁死后轮;面对高速技术弯道时,头管展现出惊人的抗扭刚度;叉腿即便在重刹下也毫无形变。
骑行质感相对硬朗,但SCOTT的设计师巧妙融入了恰到好处的顺应性,抵消了颠簸感,即便在路况不佳的乡间小路上也能保持相对平顺。
虽然它未必是我一百英里长途骑行的首选,但真要它上阵,我也知道结束后我的臀部和手不会“强烈抗议”。你或许会将这种舒适性归功于原装的32mm宽胎,但即便换装我惯用的高胎压窄胎搭配高框轮组,骑行品质依然如一。
这种丝滑体验意味着轮胎反馈完全不受高频震动的干扰,让我在湿滑下坡路段信心十足。ADDICT RC堪称我长久以来骑过"沟通感"最丰富的车型。"人车合一"说法简直是为这类车而生的。对车辆性能的信任会让你更激进地攻弯、下坡,从而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更愉悦的骑乘体验。轻量化特质同样是PRO版的核心优势。我们实测这款M码车架含配件(水壶架、码表支架、车把内藏工具)仅重6.58公斤,堪称惊艳。无论是暴力加速时的瞬时响应,还是摇车爬坡时的高效动力传递,它都表现卓越。
短轴距意味着它在转弯时反应灵敏,而这辆自行车转向速度之快让我能够迅速摆脱困境。座管与头管角度设定激进却不极端,在竞技取向与操控稳定性间取得精妙平衡。转向非常灵敏,轻触车把就能有所响应,公路新手或许会紧张,但老手定会折服于这种精准指向。就骑行体验而言,ADDICT RC PRO堪称无懈可击。这是一款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高性能战车。
上一篇:车友投稿:气动不够姿势凑,PRO紧凑型碳纤维附加把体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