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成为第二颗曼岛飞弹(3)7200转,干他!
终于要讨论终点前的这十几秒了。就自行车上的(功力)体能而言,你已经快成为第二颗曼岛飞弹了。
一般来说,大集团冲刺最后的全力加速从起脚加速到通过终点会持续10-20秒。终点前逆风,冲刺手和带冲手脱离的时机会相对较晚,冲刺过程持续稍短;终点前顺风,冲刺手和带冲手脱离的时机会相对较早,冲刺过程持续稍长。当然还会有在大集团乱战间隙,凭借对速度的敏感提前发起冲刺之类的情况,这些我们放到系列文的第二部分讨论。
▲萨甘在2016环加州第一赛段的顶风冲刺中取胜,斯洛伐克大泥鳅是单站前三中最晚吃风的车手
这十余秒考验着众多车友心中对冲刺手的唯一评判标准——纯冲刺能力,但这可不是一句加速快就可以概括的~
▲笔者某次冲刺训练的数据,功率曲线称山峰状
在十几秒的冲刺中,功率曲线一般呈山峰状,在起脚后逐渐上升至峰值,随后开始衰减下降直至结束。整个冲刺过程可以从部分、整体两个角度分析:
从部分分析,笔者将冲刺过程以功率曲线的巅峰作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部分——起脚到功率达到峰值、达到峰值后开始衰减直至结束。
起脚到功率达到峰值体现冲刺手的瞬间加速能力,功率曲线呈上升趋势。
这一部分在整个冲刺过程中的位置越短越靠前同时峰值越高,就代表冲刺手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最大力量并传递到自行车上,也就意味着瞬间加速很快——体现在速度上即为很高的加速度。通俗地一点说,类似于能够非常迅速地从低转速提升到最大扭矩转速的汽车。
达到峰值后开始衰减直至结束体现冲刺手的尾速,功率曲线呈下降趋势。
这一部分功率的下降速率和幅度越少,代表冲刺后期加速度降低得更慢更少,也就意味着能够达到更高的极速。需要说明的是,在冲刺中,最大速度往往在峰值功率后几秒出现,峰值功率只对应了最大的加速度。
同样用汽车发动机来说明:1.4升自然吸气大众桑塔纳在4000转/分钟时达到最大扭矩转速(相当于达到峰值功率),此时一档的实时速度约为40km/h。但继续踩油门可以将转速轰到6000转/分钟,此时必须换挡(相当于冲刺结束),此时一档速度约为50km/h。从4000到6000转/分钟这段过程也是汽车加速度达到峰值后开始衰减直至结束,加速会明显疲软,但显然6000转/分钟的速度比4000转/分钟要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很多数据案例显示在大集团冲刺中,尾速最高的车手并不是赛段冠军。
从整体分析,即全力冲刺所能持续的时长。
全力冲刺所能持续的时长体现冲刺手的无氧耐受能力。车手在爆发出最大功率不断衰减后双腿急剧堆积乳酸带来疼痛,最终迫使车手因疼痛停止冲刺,而整个冲刺过程所能延续的时长体现着无氧耐受能力。
用汽车发动机说明即为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相同的“发动机”,无氧耐受能力差的“发动机”在超过6000转/分钟进入红线后的6200转/分钟就主动断油(相当于结束冲刺);而无氧耐受能力强的“发动机”在超过6000转/分钟进入红线后直至8000转/分钟才主动断油。
一名世界一流的冲刺手瞬间加速能力、尾速和无氧耐受能力都已经非常不错。但天平不总是平衡,其中一项往往是冲刺手制胜的法宝,而另两项则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强。
▲2016环法第二十一赛段,很晚才从格莱佩尔身后闪出的萨甘在终点线前的加速极为迅猛
瞬间加速能力强的冲刺手能够在起脚后便迅速与对手脱开,形成显著的速度差和gap,最终凭借冲刺早期建立的优势取胜。例如彼得·萨甘,这位斯洛伐克大泥鳅在2016环法最后一站曾展现出极快的加速度,虽然最终仅获得亚军。
▲格莱佩尔在2018环澳赛第一赛段夺冠
尾速快的冲刺手在进入冲刺后期仍能迸发出相对更高的功率,最终凭借更高的尾速实现反超夺冠。例如安德烈·格莱佩尔,德国战车的加速并不突出,但在冲刺后半程的拉锯下,格莱佩尔总是展现出更快的尾速。
格莱佩尔是少有的在Strava公开数据的职业冲刺手,图为德国人在2018环法第四赛段冲得单站第三的数据。可见峰值后功率的下降率和衰减都不是非常大。
▲克里斯托弗在环阿布扎比夺冠
无氧耐受能力强的冲刺手则能冲得更久更远,这类冲刺手往往发起冲刺的时机更早,即使瞬间加速能力和尾速并不顶尖。但早早开冲可以打乱其他人的节奏,最终凭借无氧耐受能力一路将优势坚持到终点线。例如亚历山大·克里斯托弗,我们经常看见这位挪威车手在终点前300余米就开始摇车发力并一路冲到终点。
当然也有冲刺手能够同时有两项甚至三项突出能力,例如巅峰时期的马克·卡文迪什,09年环法香街冲刺是永恒的经典。
至此,系列文的第一大部分——自行车上的体能全部结束。
笔者个人是一名典型瞬间加速能力强但尾速和无氧耐受都比较差的冲刺手,不过笔者的加速为我带来了一些业余比赛的胜利。因此有些车友问过我是如何训练冲刺的。
由于笔者本身并非职业车手,更不是顶尖业余冲刺手,所以只敢公开一些我自己用过的方法仅供参考,谨慎实践以防运动伤害。
1、53:15大齿比低速(8km/h)启动,12~15秒后结束(平路,逆风齿比稍降低,顺风齿比稍升高);
2、合适齿比加速至36km/h左右起脚,踏频升至极限后第一次降档,踏频再次达到极限后第二次降档,随后不再降档,踏频第三次达到极限后结束冲刺;
3、利用摩托牵引或下坡加速到50km/h后起脚冲刺,20秒后结束;
4、无氧&神经肌肉极限12分钟(ftp270瓦):350瓦2分钟+320瓦5分钟+(30秒尽力加速/30秒休息)*10组。
另外笔者想插一句说出来容易被打的话——笔者个人认为好的冲刺手大多是天生的。他们天生能够锻炼出更多的快肌纤维,在神经肌肉极限下能够调动更多肌肉参与发力。
然而有了冲刺实力就一定能赢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路大组赛与场地车赛不同。在场地赛中,平时训练所展现的实力与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在比赛中。而在公路大组赛中,即使你拥有极高的水准也不能保证场场夺冠甚至是场场进入前五。即便是全盛时期的卡文迪什也会输掉一些大集团冲刺。
在第二和第三部分,笔者将论述一些自行车下的能力和其他能够左右冲刺战局的因素,敬请期待。
导读:
责任编辑:Nel
作者:周铖
简介:我是一名业余车手/赛事记者,作为业余车手曾获得2017年HEROS环上海高校组年度冠军、U25年度亚军;作为赛事记者曾参与对知名冲刺手安德烈·瓜尔蒂尼(巴迪亚尼-CSF)的专访,并曾独立对胡安·莫拉诺(阿联酋航空)进行专访。
7200转是什么梗?
+1
12看到了,ae86的红区就是7200转
+1
12我挺认同你的话,每个车手都有自己的专长,没有任何一个车手能冲刺爬坡itt都非常精通,身体的各项条件决定了你是什么类型的车手,人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特长!
+1
13有的,上古时期的大神们,比如艾迪·莫克斯,从itt到大集团冲刺到爬坡,从单日赛到古典赛都能吊打大集团,不过莫克斯的训练量也很惊人。但是现代整个主车群训练水平大幅提高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可能了。
+1
12环广西领骑衫赞助商
+1
12盘他
+1
13话不多少,盘他!
+1
12如何休闲骑?骑车五分钟拍照2小时
+1
12太专业,看不懂
+1
12就喜欢这种真正骑行大佬的文章,因为骑得越深,才会解析得越透彻。穴吸了!
+1
1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