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轻骑滇藏(7)走进波密卓龙沟 探寻神秘树葬
作者灰豁裸辞说走就走,在路上寻找人生的答案。美骑网每周三连载,欢迎评论点赞支持。如果你也过有一段想要说的旅途故事,欢迎通过骑客系统投稿。
波密,古称“博窝”,藏语意为“祖先”。它具有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郁的乡土特质、明丽的雪域色彩的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县城所在地扎木镇的海拔为2750米,位于雅鲁藏布江东岸,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了独特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江南气候。4、5月份为波密鲜花盛开的季节,四周高耸的雪山包围着波密小镇,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红、黄、绿一片。
D12:波密休整,卓龙沟一日游;骑车+徒步,25km,爬升1097米
没出发前,计划每骑3至4天或者是骑到风景好的地方就休整一天,结果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休整过一天,有好几天都是骑半天,休息半天。现在回头想想,错过了好多风景,今天要好好弥补一下。从网上的攻略得知波密这边有个卓龙沟,里面有神秘树葬,而且还有冰川。于是,说走就走。
▲前往卓龙沟的土路
卓龙沟位于波密县城扎木镇南面六公里的一片原始森林里,“卓龙”在藏语中的意思即“圣地”,由此可见其在波密藏族心目中的地位。我们采用骑车+徒步的方式前往,从山脚到卓龙寺前,都是坑坑洼洼的土石路,而且一路上坡,极其考验越野技术,我俩还都是硬叉,完全没有避震。不过在卸下尾包之后,车子一下轻了好多,骑起来也不觉得吃力。到卓龙寺把自行车藏好后,开始徒步。
▲把自行车藏在灌木丛里
这里到处都挂着经幡,经幡是藏族地区神圣的宗教圣物,藏语意思“隆达”,经幡上面都印有佛经,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路边开满了颜色各异的野花,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雪山,附近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猴子。卓龙沟虽然是一个景点,但是这里的游客很少,甚至当地人也很少去散步,因为这里隐藏着一个珞巴族的树葬区,藏区常见的丧葬形式有塔葬、天葬、土葬、火葬、水葬、吊棺葬,但很少有人听说过树葬,整个藏区只有卓龙沟有树葬。
▲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卓龙沟是一个专门“树葬”不满一岁的孩子和土葬高僧的地方,在很多人看来这里充满了神秘和阴森的气息,其实这是一个圣洁之地,只要心怀敬畏之心便无需畏惧。传说这里就是多杰帕姆树葬那些出生不满一岁的婴儿的地方,不满一岁的婴儿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罪恶或是善良的事情,人们希望孩子们在轮回后可以像大树一样地茁壮成长。在藏族人眼里,孩子身上没有罪孽,是最纯洁的,所以“让他们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走”是树葬的真正含义。
▲很多几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
▲清澈的小溪
过了卓龙寺后,沿着小路进去不远就是树葬核心区。这里的的树林更加茂密了,连阳光都照射不进来,而且异常的安静,略显阴森。这一片,无论是枝叶繁茂的大树还是新生的小树上都有挂着一个或多个不等的包裹物,而这些就是放置婴儿尸体的容器。婴儿的身体被用布单、罐子、箱子、桶等包裹好,然后用绳子或铁丝绑在树上。那些家庭条件更好一些的,则给孩子做了棺材,然后再放到树上。树葬时,孩子的父母及女性亲戚是不能到场的。穿过林间,只见遍地小孩的衣物以及儿童玩具、玩偶等。有些容器可能有点年月了,开始腐朽了,内容物也有点露出来了,胆子小的人请慎重前往。卓龙沟在当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里面树葬有500多具婴儿的尸体(其中包括年久掉落的),和土葬20多具高僧的尸体。为了表示尊重,这里我没有拍照。
▲豁然开朗
▲小瀑布
相传,卓龙是藏传佛教中神女“多杰帕姆”的领地,周围的每一座雪山在当地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神山。
穿过充满神秘阴郁气氛的树葬区后,眼前豁然开朗,雪山、冰川、瀑布等一一呈现。雪山岩壁到处是因积雪融化形成的小瀑布。此时,天空时而晴朗时而飘起小雨,远远就能看见雪山,事实是望山跑死马,废了好大功夫才走到冰川。
▲冰川,我来了
▲“雪仗”打起来
▲迎难而上
虽然这里的冰川没有仁龙巴冰川和米堆冰川那么壮美,但是在徒步了4公里,把冰川踩在脚下的那一刻还是非常兴奋的,不自觉的大喊起来,也算圆了没去仁龙巴冰川的遗憾。由于没带有专业的登山鞋,只穿了一双溯溪鞋,在沿着冰川往上走的时候,脚底非常滑,摔了好几跤。
▲精神小伙
▲起飞
本想爬上垭口才下来的,突然天空又飘起了雨,而且雨势渐大,一度还跑进石头缝里躲雨。此时温度一下也低了好多,出于安全考虑,只能作罢。冒着细雨在冰川里拍了几组照片后,赶紧下撤。根据地形,回程抄了一条近道,没想到有意外的收获,只见遍地的野花,颜色各异,一下被惊艳到了,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一路走走停停拍拍。
▲野花遍地
▲西藏杓兰
出到卓龙寺时,碰到喇嘛对我们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话,很是尴尬。好在旁边有两个路人(应该是当地的藏民)帮我们翻译了,原来是叫我们出去的时候记得把围栏的门拴好,免得有牦牛闯入。到路口还碰到一群植物学专业的学生在采集样本,不得不说这里的植物种类确实非常丰富,周边都是原始森林。回去的路都是下坡,硬叉越野震到手发麻,下车休息了两次才把坡下完。
D13:波密-鲁朗,151km,爬升2261米
照惯例早上8点出发,一路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水流湍急的帕隆藏布,有点视觉疲劳,以致于都没怎么拍照,好处是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躲在树荫底下。中午在通麦镇吃饭,通麦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上一个著名小镇,由于川藏公路才形成的服务性质的微型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
▲古乡湖
▲又见朝圣者
通麦路段,曾经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号称“通麦坟场”、“通麦天险”!这段路一边是帕隆藏布江,一边是深渊、高山滚石、泥石流等。紧接着通麦天险的是排龙天险,以险峻奇绝闻名于世,与通麦合称“死亡路段”。千仞绝壁,飞瀑直泻,驱车于此,等待大家的是恶劣路况的极限,险、窄、陡、泞一应俱全,并随时面临泥石流和塌方的险境,可谓险象环生。
不过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都已经成为历史了,2016年4月,总投资近15亿元,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整个通过时间由过去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更加安全便捷。
▲通麦特大桥
▲迫龙沟特大桥
帕隆藏布江上云雾缭绕、翠绿满山,业已建成的迫龙(排龙、帕隆)沟特大桥飞跨有世界第三大峡谷之称的迫龙藏布大峡谷,格外宏伟。汹涌的易贡藏布上,通麦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和新建的256米单跨单塔悬索桥,三桥并列,成为西藏公路交通发展的见证。
这一段路隧道非常多,而且隧道里是没有灯的,带的车灯和尾灯首次派上用场。
▲一路沿着帕隆藏布江
▲高原山地草甸
到鲁朗境内后,地貌有所不同,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
▲鲁朗贡措湖
鲁朗林海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是鲁朗最美的景致。林海绿得让人心醉。鲁朗风光丰富,正所谓“幼林葱翠母林幽”,尤其是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的皑皑白雪与林海相互映照,越发显得西藏高原的雄奇壮丽。
▲鲁朗国际旅游小镇
▲鲁朗风光
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手掌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慢地炖,经这种石锅慢火炖制的鲁朗石锅鸡风味非常独特,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吃过的都赞不绝口。
遗憾的是,我们还是错过了石锅鸡。晚上住的是一家骑行客栈,晚餐和骑友拼餐,日常川菜。睡觉前,客栈老板会召集骑友们“上课”,主要讲接下来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周边吃住玩攻略等。当时躺下就不想起了,没去听,不过隔着楼层也能听到一点,感谢老板的用心。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张半仙儿
今年暑假托关系看了一次,真的让人放下了许多执念
+1
12路线不错,这样骑游更有意思,路都是修在谷底或者半山腰所以美景需要翻过路边山坡才能看到。图片拍的真好
+1
1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